動手學文化 快樂傳非遺
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
*適合年齡:幼稚園—初小
到校授課
校園開放日
科技週

本課程專為幼兒至小學低年級學生設計,融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STEAM教育精神,透過一系列充滿趣味與創意的手作活動,讓孩子在動手操作中認識傳統技藝,啟發創意思維與科學眼光。
課程內容涵蓋力學、聲音、光影、植物觀察等主題,活動包括翻花舞龍、非遺皮影戲、滾燈裝置等。孩子將在探索與創作中體驗傳統之美,培養觀察力、邏輯思考與文化素養,從小建立跨學科的整合能力。
課程特色
- 動手體驗非遺技藝,認識文化中的科學奧秘
- 觀察與創作中學習力學、聲音與光影概念
- 透過創作,發現材料與結構背後的STEAM知識
文化 × 科學融合
主題多元實用
動手實作啟發思維
團隊意識
課程內容
*可根據學校安排調整*
物理與結構設計
翻花舞龍(1節)
- 學習動作協調與結構設計技巧
- 掌握翻花與舞龍的力學原理
- 培養動作控制與創作能力
非遺滾燈(1節)
- 製作旋轉結構,了解穩定運動原理
- 認識慣性與重心在設計中的應用
- 強化動手做與創意構造力
功夫竹節人(1節)
- 模擬關節動作,設計活動結構
- 認識槓桿原理與機械連動設計
- 強化動手做與創意構造力
光影與視覺藝術
非遺皮影戲(1節)
- 認識光影原理與影偶操作方式
- 製作角色並演繹故事
- 體驗傳統劇場的互動魅力
工藝與創意設計
繞線香囊(1節)
- 學習編織技巧與材料應用
- 培養創意設計與審美能力
蠶絲扇(1節)
- 製作扇面與裝飾設計
- 認識蠶絲與扇骨的文化背景
生命與自然觀察
植物拓印(1節)
- 利用植物紋理創作拓印藝術
- 認識葉脈與植物構造
鳴叫的蟬(1節)
- 模擬昆蟲鳴叫原理
- 製作聲音裝置,觀察聲音傳導方式
